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銅鑼灣商廈Tower 535 意向呎租60

銅鑼灣商廈Tower 535 意向呎租60

前身中央樓 獲大機構洽4萬呎

銅鑼灣商廈及舖位新供應罕有,豐泰地產旗下銅鑼灣前中央樓重建項目將於明年落成,項目命名為Tower 535,現正招租。

寫字樓意向呎租約60元,而地舖意向呎租約1,000元。

豐泰地產昨日為銅鑼灣謝斐道重建項目進行命名,該地盤前身為舊樓中央樓,經過多年收購工作後,獲豐泰地產斥28億元購入地盤,其後重建,現項目名為Tower 535。

地舖意向呎租1000元

物業樓高25層,總樓面約27萬平方呎,每層面積約1.1萬平方呎,其中16層為商廈樓面,8層屬舖位,包括頂層複式單位,將招攬餐廳進駐。

豐泰地產投資資產管理區域董事吳財琴表示,Tower 535現進行招租,寫字樓意向呎租約60元,現傾向先以全層形式招租。她指,現獲大型機構大手洽租,涉約4萬平方呎。

至於商舖方面,物業地庫至2樓4層作商舖,地舖意向呎租約1,000元,傾向分間成多組舖,令物業租戶組合較多元化。吳財琴指,項目總投資額約40億元,將於明年第三季落成,預計全數租出後,每月租金收入約3,000萬元,並指明年銅鑼灣區並沒有大型商廈及零售項目新供應,故項目具一定吸引力,將作中長綫投資,暫未打算放售。對於本年零售氣氛轉弱,她認為銅鑼灣始終是零售一綫區,不擔心舖位租務受影響。

觀點中心全數租出 研翻新

另外,豐泰早前斥資購入觀塘觀點中心商廈,她透露物業現時全數租出,日後將翻新,並研究把個別樓層改成商舖用途。

17 Dec 2014

經濟日報

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明年商廈租金料升 舖租吹淡風

明年商廈租金料升 舖租吹淡風

本年樓市表現平穩,業界人士普遍預測,明年商廈及貨倉租金將穩步向上,同時間因零售業吹淡風,預計核心區舖租金下跌。

仲量聯行指,本年寫字樓租務市場好轉,首11個月的吸納量為95萬平方呎(實用面積計),較2013年錄得的負吸納26.9萬平方呎,有明顯改善。

不過,整體吸納量仍不高,已是連續第三年少於每年200萬平方呎,反映整體租務氣氛未算熾熱。

空置率方面,整體寫字樓約3.9%,屬三年新低,尖沙咀寫字樓供應最短缺,空置率僅約1.1%。

核心區商廈租金 看升5%

至於中環寫字樓方面,該行指,本年中環商廈租金自2011年後首度回升,年內升幅約2.6%,超甲級商廈空置率更低至2%,而指標商廈國金2期商廈租金,年內上升6.1%。明年走勢上,仲量聯行認為,即使明年市場有220萬平方呎樓面新供應,惟核心區供應極少,故預計明年商廈租金升約5%,而東九龍則因供應較多,租金有下跌壓力。

高力國際認為,香港寫字樓整體空置率創4%的新低,反映供應不足,同時意味着來年租金水平將保持穩定。該行指,大部分租戶均按兵不動,不作搬遷,相信中環寫字樓租金按年上升約5%。

另外,政府正把東九龍發展為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而九龍灣及觀塘絕對有條件成為將來的CBD2(中央商務區),不少公司把握這機遇,如花旗銀行已購入One Bay East全幢商廈。九龍灣寫字樓租金一向較尖沙咀為低,預期這差異會持續,故此投資潛力較高。

工廈有潛力 測量行料升值

另一項較值得看好的物業為工廈,第一太平戴維斯指,近期投資者紛購入全幢工廈作活化,反映工廈具重建潛力,並因應物流業需求和工廈潛力,該行料2015年工廈的價格和租金將進一步增長約5%。高力國際分析,物流公司會繼續把業務合併至同一地點,以提高營運效率,預期明年在供求失衡下,貨倉租金上升2%至3%。

明年各類物業租售價料平穩向上,唯獨多間測量師行均睇淡核心區商舖租金。仲量聯行指,即使本年訪港旅客數字上升,本年1至10月零售金額下跌0.2%,表現遠低於往年,反映內地倡廉政策下,旅客消費模式改變,令奢侈品零售商減少搶舖。

該行指,上半年街舖租金升0.8%後,下半年掉頭跌0.6%,指出因核心區二綫街舖位空置較多,租金下跌壓力較大,或下跌5%。高力國際料明年整體商舖租金下跌6%。但重要的是,該跌幅並非平均分布,相信非核心區舖位租金較平穩。

撰文:梁建國

16 Dec 2014

經濟日報

2014年12月12日 星期五

劉鑾雄斥逾77億回購The ONE


劉鑾雄斥逾77億回購The ONE

2014-12-13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商廈市場出現大型交易,華人置業昨天宣布,把尖沙嘴彌敦道的The ONE物業,出售給公司大股東劉鑾雄,作價七十七億八千一百四十萬元。華置表示,會把出售The ONE所套現的資金,大部分用作派發特別股息。證券界人士認為,交易有利華置股價。
        
        The ONE位於彌敦道100號,由華置全資擁有。前身為建於一九六五年的東英大廈,為何東家族持有,並以何東及其元配麥秀英的名字命名,於○三年以十一億元售予華置,○五年重建為現時的The ONE商場物業。The ONE全幢二十三層均為零售樓層,是全港最高的純零售商場,總樓面面積逾四十萬平方呎,有超過一百三十個商戶。
        
        華置指出,出售The ONE是由於預期租金收入下滑,而內地旅客消費減少,對租務市場有負面影響。此外,香港明年有機會跟隨美國加息,預計令該項目的利息開支增加,從而削弱回報。
        
        在今年上半年,The ONE的平均出租率為百分之九十九點八二,而該項目佔華置總資產的百分之三十五,以及佔利潤淨額的百分之三十五點六。持有The ONE的控股公司,在二○一二年有稅後盈利十三億六千六百萬元,而去年度則只有八億九千七百萬元,倒退三成四。
        
        現時The ONE項目尚有銀行貸款三十二億四千九百二十萬元,如果在出售交易完成之前,該項貸款已經償還,則The ONE的交易作價為七十七億八千一百四十萬元,如果尚未償還,則作價只為四十六億五千七百三十萬元。按獨立物業估值師的評估,The ONE的價值為七十八億八千萬元,與已償還貸款的交易作價相若,因此華置指出,出售交易不會為該集團帶來重大盈利或虧損。
        
        現時劉鑾雄持有華人置業百分之七十四點九九股權,因此華置出售The ONE屬於關連交易,需要獨立股東投票批准。華置昨天收市報二十七元二角五仙,升百分之零點六。
        
        耀才證券研究部經理植耀輝指出,華置把出售The ONE所得用作派息,對股價有刺激作用,並可以把The ONE的市場價值反映出來。不過,他認為華置出售The ONE只是個別交易,同類的大型商廈買賣短期內在市場未必會再出現。
        
        

2014年11月3日 星期一

10月上半月 商廈交投減3成

10月上半月 商廈交投減3成

佔中運動影響下,10月份商廈市場交投呆滯,代理指出10月份上半月,商廈交投按月減少近3成,金鐘力寶中心交投停滯近1月份,上周錄佔中後首宗成交。

根據美聯工商舖研究部市場資料顯示,10月1日至15日寫字樓市場買賣錄得56宗,較上月同期下跌29.1%。美聯商業董事翁鴻祥表示,佔中運動下市場存不確定因素,例如運動持續時間的長短,導致中、短綫投資者持觀望態度,令買賣陷於膠着。

憂佔中影響 施永青沽貨

個別投資者亦加快沽貨步伐,中原創辦人施永青旗下基金,日前以3,780萬元,沽出尖沙咀新港中心1座高層1室,面積約2,605平方呎,呎價約1.45萬元,較市價略高,持貨4年帳面獲利1,227萬元。

施永青接受查詢指,個人認為「佔中」會對香港構成長遠影響,故決定出售物業。

至10月尾商廈市場交投略為好轉,核心區指標商廈錄零星成交,惟多屬千多萬元的細價成交,呎價未見突出,如金鐘力寶中心錄得佔中後首宗成交,市場指2座低層單位,面積1,097平方呎,呎價1.88萬元。其次,灣仔海港中心低層,實用面積1,448平方呎,市傳以呎價約1.8萬元沽出。

惟事件對長綫投資者未見明顯影響,市場錄多宗大碼逾億元成交外,二綫商廈全幢不乏交投,如中環干諾道中33號亞洲大廈高層全層,實用面積893平方呎,以1,700萬元沽出,呎價1.9萬元創新高。

中區甲廈供應緊 租金難大跌

至於租賃表現,根據美聯工商舖研究部市場資料顯示,10月1日至15日寫字樓租賃市場錄得292宗,較上月同期下跌7.9%,反映佔中對租賃市場影響輕微。

美聯商業董事翁鴻祥續指,中區甲廈供應近年相當緊絀,相信租金下跌空間不大。惟滬港通仍未按預期通車,市場預期落空,對於港島區寫字樓或多或少會有負面影響。

另遠離佔中區域的東九龍區,事件未對區內商廈構成大的影響,招租項目按原定計劃進行,偉業街164號The Mark,每平方呎預租叫價16元起。至於Pioneer Place建生廣場,亦會於本周開放予傳媒參觀,並公布最新租賃情況。

撰文:文倩婷

4 Nov 2014

經濟日報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The Lodge加推16伙 提價逾1成

The Lodge加推16伙 提價逾1成

【本報訊】由地產代理監管局主席陳韻雲旗下VCC LAND投資持有的佐敦The Lodge,昨日正式拆售,首批入場費低於400萬元,市場反應理想,大業主加推加價逾10%。

首批8伙迅速被吸納

據了解,The Lodge昨日首批5、6樓8個單位,定價約404萬至421萬元,大業主提供6%印花稅回贈,而且直接從樓價中扣除,折實後首批單位平均呎價約1.83萬元,而且售價全部低於400萬元,故即時吸引大批投資者入市,首批8伙迅速被吸納。

大業主有見市場反應熱烈,即時加價加推,截至傍晚6時許,項目共推出24個單位,其中15個獲預留,而大業主加推加價幅度逾10%。以暫推最高樓層為12樓計,4個單位折實價介乎468萬至480萬元,平均呎價約22,358元,直逼同區豪宅GRAND AUSTIN的呎價水平。

投資者783萬購2伙

區內代理指出,大業主把The Lodge包裝成服務式住宅出租,過去月租約1.8萬至2.4萬元,租金回報近5厘。而大業主又承諾,日後為買方提供服務式管理,每月服務費約1,200元便可提供日常清潔及管房等服務,故吸引投資者入市意慾,其中一名區內豪宅投資者以約783萬購入兩個單位收租。

24 Oct 2014

經濟日報

2014年10月9日 星期四

永旺6.34億 沽葵涌全幢工廈 低叫價18% 4年賺逾倍

低叫價18% 4年賺逾倍

佔中未有影響投資者入市信心,永旺以約6.34億元沽出葵涌威信物流中心,較意向價低約18%,買家為投資者林子峰等。

事實上,過去一星期葵涌已錄3宗全幢工廈買賣,反映投資市場仍活躍。

數月前放盤叫7.7億

永旺宣布以6.338億元,沽出葵涌工業街24至28號威信物流中心全幢。資料顯示,物業地盤面積約30,665平方呎,樓高15層,地舖面積約8,363平方呎,樓上每層面積由1.6萬至2萬平方呎不等,用途屬工業及貨倉,總樓面約282,130平方呎,連同20個車位,呎價2,246元。永旺於2010年以3.1億元向基金購入全幢工廈,作集團總部之用,一直持有至今,獲利達3.2億元,物業升值1倍。不過,該集團數月前於市場放售時,叫價達7.7億元,未知是否因近日佔中事件等影響,是次成交價較意向價低約18%。

林子峰購入料收租

新買家為投資者林子峰等,估計購入作收租,部分或可作旗下皮鞋及零食等自用。事實上,林子峰等組成的財團,似乎未有受佔中影響,近一星期連環入市,包括購入領匯3商場,連同是次工廈,合共涉資近22億元。

近一星期市場大額成交未有減少,單計葵涌區已錄得3幢全幢工廈成交,包括英皇以4.18億元,購入國瑞路全幢工廈,另同區東方物流中心,亦以約7.5億元成交。

撰文:梁建國

10 Oct 2014

經濟日報

2014年10月3日 星期五

英皇4.18億 購葵涌工廈全幢

英皇4.18億 購葵涌工廈全幢

欄名:樓市快訊

英皇國際(00163)指,斥資4.18億元購入葵涌國瑞路45至51號全幢工廈。物業樓高12層,以總樓面面積約124,555平方呎計,呎價約3,356元,擬把物業作投資用途,有機會作活化發展

4 Oct 2014

經濟日報

2014年8月21日 星期四

羅素街8號頂層分拆招租

羅素街8號頂層分拆招租

中原工商舖寫字樓部營業董事陳燊榮表示,銅鑼灣羅素街8號頂層28及29樓複式單位,因業主打算提升物業靈活度及競爭力,將兩層單位分拆招租,成交期提前至今年9月底。

單位每層面積約4718方呎,其中29樓連2000方呎天台單位,近日有個別飲食業準租客治租,希望將單位打造成高級餐廳及會所,出價接近意向月租65萬元水平,呎租約137.8元,有望短期內落實。

另外,羅素街8號低層全層獲日式餐廳承租,呎租約120元。

21 Aug 2014

信報

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W50商廈30樓全層 7700萬沽

W50商廈30樓全層 7700萬沽

欄名:市場快訊新地(00016)黃竹坑商廈新盤W50銷情理想,消息指,剛沽出30樓全層,面積約5,232平方呎,成交價約7,700萬元,扣除車位後,呎價料約1.4萬元。另消息稱,金鐘力寶中心1座2504室,面積約743平方呎,以每平方呎約52元租出。另黃竹坑One Island South 630室,面積約1,389平方呎,以每平方呎約23.8元租出。 

19 Aug 2014

經濟日報

2014年7月30日 星期三

蔡伯能3.34億轉戰商廈

蔡伯能3.34億轉戰商廈

舖位資深投資者蔡伯能近日轉吼商廈,首度拍板斥資約3.34億元購入中環環球大廈6樓全層,回報約2.8厘,計劃明年約滿後加租至市值呎租55元,意味租金加幅接近20%;上址租客恒地(00012)曾持有該樓面作集團總部,至2010年才沽出。

美聯商業部營業董事羅仲英表示,蔡伯能近日斥資3.3386億元購入環球大廈6樓,建築面積16693方呎,呎價2萬元;他指出,蔡氏屬首度轉戰商廈市場,因為看好港島商廈落後大市,購入作長線投資。

資料顯示,物業原業主王瑤於2010年以逾3億元購入上址,持貨3年沽出,賬面獲利超過3300萬元。

31 July 2014
信報

銅鑼灣Big Foot Centre 傳里昂基金16億洽購

銅鑼灣Big Foot Centre 傳里昂基金16億洽購

投資市場氣氛轉活,基金及資深投資者紛紛「出手」,市傳里昂基金出價16億元洽購銅鑼灣Big Foot Centre銀座式商廈;

「磁帶大王」陳秉志則斥3.7億元購入中環堅道48號地盤。

市場消息指出,銅鑼灣耀華街38號銀座式商廈Big Foot Centre獲里昂基金出價16億元洽購,面積5.98萬方呎,呎價2.68萬元;上址業主為澳門籍張姓投資者,於2012年以8.58億元購入,如順利以16億元易手,賬面獲利逾7.4億元。不過,據接近業主消息人士透露,上址未有放盤,亦未曾轉手,只是接受有興趣買家出價洽購。

至於市傳為買家的里昂基金,據知對有關傳聞不予置評。此外,近日市傳由基金持有的中環堅道48號地盤以3.7億元易手,據悉新買家為「磁帶大王」陳秉志。

市場消息指出,尖沙咀加連威老道77至79號地下A舖,建築面積約989方呎,最新獲食肆以12萬元承租,呎租121.3元,較舊租客藥房的13萬元月租,調低7.7%。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RICS)最新調查報告顯示,香港商業地產租戶市場情緒指數(Occupier Sentiment Index, OSI)連續第四個季度下跌,由於單位供應增加而租戶需求下降,預期未來三個月的租金水平將下降;至於顯示投資市場情況的投資情緒指數(Investment Sentiment Index, ISI)在第二季度仍然停留在負數區。

RICS資深經濟學家吳俊毅指出,投資者對投資香港商業地產仍表現猶豫,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

31 July 2014

信報

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

葵涌KCC全層 2.34億易手

葵涌KCC全層 2.34億易手

【本報訊】大額交投旺,消息指,葵涌九龍貿易中心(KCC)錄全層,以2.34億元易手,呎價約9,000元。市場消息指,葵涌九龍貿易中心B座錄全層成交,涉及物業高層全層,面積約2.6萬平方呎,以約2.34億元成交,平均呎價約9,000元,屬近期該廈錄大手買賣。翻查資料,原業主於2013年,以約1.9億元向新地(00016)購入,持貨1年多轉手,獲利約4,400萬元。

12 July 2014
經濟日報

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波叔10.8億購駱駝漆中心每月收租200萬 回報2.2厘

波叔10.8億購駱駝漆中心每月收租200萬 回報2.2厘

政府積極拓展東九龍,令區內商廈前景看高一線,上月中花旗銀行斥天價54.25億元買入觀塘海濱道One Bay East後,東九龍商業物業市道再度升溫,而在5月底以10.08億沽出觀塘寧晉中心基座「東廣場」商場的「舖王」鄧成波,獲利近6億元,隨即出手掃貨,以10.8億購入同區駱駝漆中心全幢,實呎1.55萬(建呎1.22萬)呎價約1.27萬元。


5月沽「東廣場」賺6億鄧成波接受本報查詢時證實,剛斥10.8億元購入觀塘興業街1號駱駝漆中心全幢,計劃作長線收租。他指出,現時上址每月收租約200萬元,若以此計算,租金回報2.2厘。

據區內代理透露,原業主早於10年前曾經低調放售,直至去年才正式公開放盤,叫價約12億元,現減幅約10%沽出。駱駝漆中心總實用面積約6.96萬方呎(建呎約8.87萬),地下共設3個地舖,分別租予3家食肆,包括麥當勞、香港風情以及The Lane Bar & Restaurant,1樓則租予陶源酒家;至於樓上寫字樓,租客據悉包括教育機構等。

據代理指出,成交呎價屬合理價。駱駝漆中心原先為工業大廈,資料顯示,原業主駱駝漆化工在2001年初向城規會申請並獲批准改建成一座7層高商業大廈,部分涉及零售樓面,並於2002年9月與地政總署達成協議,補地價2700萬元進行改建。一賣一買 多付7200萬實際上,鄧成波上半年在工商物業市場相當活躍,先後沽出2項物業,套現近22億元,但同時購入3項物業,涉資18.64億元【表】。

其中於5月以10.08億元售出區觀塘成業街寧晉中心「東廣場」,包括地下至3樓4層,總樓面約6.1萬方呎。是次交易令他持貨5年賺取近6億元。鄧成波今次一賣一買,雖然多付7200萬元,但擁有全幢物業,在組合上更見靈活。現時他在同區仍持有興業街4號全幢物業(前身為長江電子大廈),總樓面約10萬方呎,主要作零售、食肆用途。

據悉,鄧成波擬於短期內推出物業發售。美聯工商舖(459)工商部助理營業董事黃寶偉表示,由於早前的One Bay East成交,令到區內買賣氣氛升溫,例如億京發展旗下九龍灣恩浩國際中心便加價放售,買家亦肯追價入市,故相信下半年同區大額成交買賣得以持續,造價料平穩發展。

3 July 2014

信報

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

荷李活道149號 意向價7000萬

荷李活道149號 意向價7000萬

中上環鮮有全幢物業推出放售,是次涉及荷李活道149號全幢,以交吉形式出售,意向價為7,000萬元,截止日期為今年5月15日。

仲量聯行香港資本市場部港區董事馮嶽宗稱指,荷李活道149號建於1994年,現為一幢6層高商業大廈,其中,1至5樓為寫字樓,地下為商舖,總批准面積約2,954平方呎,地盤面積約583平方呎。

新買家可考慮自用或購入後進行翻新,再放租作長綫投資用途。若以上址批准面積計算,意向呎價即約為2.4萬元。新舊文化創意企業地段物業對面即住宅聚賢居,鄰近的摩羅街及樓梯街等,近年不乏畫廊、時尚小店、咖啡室及特色食府進駐。

而不遠的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亦已活化改建成為創意中心「元創方」,提供約130個創意工作室、商店及餐飲單位,令該地段成新舊文化及創意企業的新地標。

馮嶽宗續稱,荷李活道一帶向來鮮有全幢物業放售,對上一次錄得的全幢物業買賣,為2012年荷李活道94號,以6,680萬港元易手。

另近期同區較大額的放盤,如鴨巴甸街13號1至5樓商用物業連天台,以約4,000萬元放售。

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基金拆售羅素街8號 意向呎價3萬起

基金拆售羅素街8號 意向呎價3萬起

由基金持有的羅素街8號現正式拆售10層,意向呎價約3萬餘元起。

上址為羅素街8號6樓至29樓,現時除了6樓為一所餐廳外,其餘樓層均為Shama服務式住宅。

業主有見羅素街8號持有現時罕見的999年「無敵契」,故打算將物業改造為銀座式商廈,拆售上層樓面作空中零售用途,每層面積約為4,718平方呎。

該物業位於銅鑼灣核心地段並以租金高昂聞名於世的羅素街,面向時代廣場,附近一帶名店林立,人流暢旺。

事實上,近年以銅鑼灣區作招徠的銀座式商廈大受資金追捧。

去年拆售的霎東街The Sharp 及OLIV 均先後在短期內沽清,呎價均在港幣三萬元以上,部份呎價更逾港四萬元,反應熱烈。

現時持有999年無限制地契的樓上舖可謂碩果僅存,加上物業位於銅鑼灣羅素街黃金地段,人流及消費力有絕對保證。他續稱,就位置而言,羅素街8號較去年開售的同區銀座商廈優勝,而首批推出樓層的呎價相對較低,相信有一定叫座力。

據稱已有數層樓面獲入票預留。該物業將只推出10樓至20樓,每層樓面面積均為4,718平方呎,實用率約七成,意向呎價為港幣三萬餘元起,每層涉及金額約為港幣一億五千萬元。

據悉,業主將為買家提供優惠,如全數回贈釐印費,折實呎價約為港幣二萬八千餘元起,較同區銀座式商廈吸引。

另外,物業成交期約為九個月,有足夠時間可供「摸貨」。

經濟日報

23 Jan 2014

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中區零供應 甲廈壓力稍減

中區零供應 甲廈壓力稍減

撰文:唐榮欄名:專家樓論中環商廈租金走勢一向受市場關注,被視為經濟樓市的領先指標,2013年租金微跌後,2014年又如何?

上周施政報告提到,政府會繼續透過賣地,增加中環灣仔核心商業區的商業╱商貿用地供應,亦會在可行情況下,盡快將區內合適的GIC(Government, Institution or Community,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改為商業用途,包括中環美利道停車場及上環林士街停車場。政府同時會盡快落實中環海濱第三號用地的發展,提供更多的辦公室及零售樓面面積。

換言之,兩個停車場尚未更改用途,中區零供應持續。整體中區商廈租金 按年跌1.6%暫時未有迹象顯示,金融機構擴充在2014年將轉趨活躍,不過,其中一個重大利好是今年中區出現零新供應下,業界普遍相信中環租金下跌壓力大減。

過去兩年各類物業樓價均向上,而住宅、舖位及工廈等租金均上升,唯獨中環寫字樓租金向下調整。據高緯環球數據顯示,中環最優質的甲廈租金每平方呎約103元,而整體中區商廈的租金為96.9元,按年下跌約1.6%,亦是去年唯一租金下跌的港島商業區。

中環商廈租金之高,向來冠絕全球,不過,世邦魏理仕半年一度的《主要寫字樓租金成本》報告,調查全球126個市場,有關寫字樓的租金情況,據最新一期報告指,全球最貴商廈地區,為英國倫敦西部,平均呎租約167元,而該報告指自2010年起,香港中環的商廈租金一直是全球之冠,而最新中環呎租為151元,較年初微跌,排名跌至第2位。

從多方面數據顯示,中環商廈租金的確在過去兩年有所調整。金融業不景氣 企業擴充審慎商廈的租金走勢,多反映實質經濟情況,企業營商的環境等。事實上,過去兩年金融業不景氣,在擴充取態上極為審慎,綜觀去年市場大手租務成交中,金融機構大手租中區商廈個案確實不多,令商廈業主不敢叫價進取,甚至略為調低以吸引原租客續租,因此去年中區商廈租金有所調整。

今年中區商廈租金走勢,需求上,普遍業界認為,外資金融機構擴充情況料不多,取態仍相對上審慎,故難以推高區內租金。值得留意的,是中資機構過去一年極為活躍,如上月份,市場上錄得兩宗大手租務成交,分別為中環國金2期2.4萬平方呎租務,另上環無限極廣場以及同區李寶椿大廈,合共約2萬平方呎租務成交,分別來自兩間中資金融機構國信證券及海通證券。

中資機構活躍 商廈租務主力此外,上市公司江西銅業(00358)附屬公司江西銅業香港,以逾3億元購入灣仔會展廣場辦公大樓單位,呎價更屬物業新高。個案反映中資機構甚為活躍,相信今年成商廈租務主力之一,可支持中區以致邊緣區租金。即使整體需求未必活躍,但供應短缺,將對中區租金造成支持。

據高緯環球資料顯示,去年全港共有約130萬平方呎商廈樓面新供應,中環僅佔兩幢合共約9.5萬平方呎,其中置地旗下the forum重建項目,早已獲渣打銀行全數承接,而另一新項目為東亞銀行旗下德輔道中33號重建項目,惟僅提供5.3萬平方呎,供應並不算多。

翻查本年度新供應表,全年新供應亦僅67.8萬平方呎,較去年減少近一半,且新供應分別來自黃竹坑、觀塘、葵涌及長沙灣等非核心區,而中區出現零新供應的情況下,租金大幅下跌壓力亦較輕,故預計今年中區租金仍較穩定,跌勢不斷收窄,甚至見底。當然,還要看整體經濟表現帶來的實質支持。

經濟日報

21 Jan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