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每日新聞撮要 29/10/2015

每日新聞撮要 29/10/2015

1. 九龍站環球貿易廣場(ICC)22樓半層、25及27樓全層,面積合共逾9萬方呎,以呎租約70元租出,月租約630萬,租客為德國連鎖超級市場Lidl。(經濟)

2. 中環威靈頓街160至164號地下及1樓兩層舖位,獲財團出價1.8億洽購,上址租客為蓮香樓。(經濟)

3. 新世界斥2億購入銅鑼灣新安大廈20個住宅單位,收購價介乎740萬至1,416萬;該地地盤面積約5,500方呎,屬商業規劃用途,可以地積比率15倍重建,可建樓面8.25萬方呎。(經濟)

4. 元朗豪景商業大廈1至3樓,每層面積約2,286方呎,以約8,230萬易手,呎價約1.2萬。(經濟)

5. 大埔嵐山地庫P238號車位,於10月20日以77萬賣出,3天後以95萬摸出;至10月27日,車位再以130萬摸出。該車位7天內升值69%。(經濟)

6. 旺角荷李活商業中心地下G12A號舖,面積約254方呎,由飾物店以約10萬承租,呎租約394元,較舊租戶珠寶店月租15萬下跌約33%。(信報)

7. 宏安擬拆售沙田中心車位,合共約137個車位,每個可賣130至140萬。(信報)

8. 旺角亞皆老街67至71號1樓,面積約2,800方呎,由滑浪潮流品牌QUIKSILVER租用,長約結束後一直以短租形式繼續租用上址。最新短租租金約20萬,較上次短租約30萬下跌33%。(星島)

9. 旺角西洋菜南街二Y號3號地舖,面積約200方呎,剛獲藥房以每月約12萬續租,平均呎租600元,較舊租16萬下跌25%。(信報)

其他:
1. 美聯儲議息,維持低基準利率不變。(星島)

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

每日新聞撮要 28/10/2015

每日新聞撮要 28/10/2015

1. 領展宣佈以17.16億沽出5項商場及停車場項目,整體較估值高31%;粉嶺嘉福商場成交價最高,以5.88億易手,呎價近1萬,較估值4.56億高29%,買家為馬亞木;田灣商場成交價4.86億,呎價1.4萬,較估值高48%,買家為佛山順聯集團陳銳成;林子峰1.1億購柴灣峰華邨商舖。(經濟)

2. 北角遠東大廈及中原大廈兩幢舊樓,將於下月26日拍賣7成至8成業權,整個項目估值達6至7億,預計可重建後樓面達12萬方呎。(經濟)

3. 嘉華國際剛拆售將軍澳嘉悅車位,涉及65個住宅車位及8個電單車車位,分佈地庫1層及地庫2層,定價由148萬至168萬,電單車車位每個定價6萬。(經濟)

4. 中原預料明年第三季上市時間會明朗化,最快明年底上市。(信報)

5. 中原研究部指,四大核心區近1萬個舖位當中出現809個「吉舖」,空置率約8.1%,較年初7.2%略為增加;當中尖沙咀區空置率最高,達9.1%,旺角、銅鑼灣及中環分別介乎6.3%至9%。(星島)

6. 電訊數碼以20萬元租用中環德輔道中105號地舖,面積1,500方呎,呎租約133元。該舖已交吉15個月,舊租約23萬元,新租金下調約13%。(星島)

7. 林子峰拆售的大角嘴工廈恒昌中心,至今已累沽93伙,佔全盤可售單位約八成七。(星島)

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每日新聞撮要 26/10/2015

每日新聞撮要 26/10/2015

1. 永光地產鄺德權指,料年初至今一線街舖租金調整平均是15%~20%,調整期至明年第一季結束;旗下波斯富街舖位長租叫價高峰期月租80萬,現調整至最新的55萬。(經濟)

2. 青衣美景花園後方細山路地皮,可建樓面47.4萬方呎,估值介乎19億至28.4億,樓面地價約4,000至6,000元。(經濟)

3. 黎永滔認為舖租已回調,未來數月漸為穩定,即使奢侈品銷售下跌,仍有不少零售品牌有擴充空間,舖租前景未至太淡。(經濟)

4. 中環威靈頓街73號地舖連閣樓,面積約700方呎,附有600方呎閣樓,以約8,600萬連租約放售,呎價約6.6萬。(星島)

5. 日本東急集團旗下女裝百貨公司SHIBUYA109,於12月初進駐海港城,成為首間海外分店;分店設於港威商場3樓,面積約8,400平方呎。(蘋果)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細價工廈受捧 成交價量齊升

細價工廈受捧 成交價量齊升

拆細工廈單位受捧,本年首9個月,樓價500萬元或以下工廈物業成交宗數及金額,已較去年全年總數分別高出兩成。有投資者趁勢推售大角咀必發道工廈項目,入場費200萬元起。

根據資料顯示,本年首9個月樓價500萬元以下工廈成交,暫錄約1,958宗,數字已較去年全年的1,624宗,多出334宗或高21%。至於成交金額方面,暫錄約56.42億元,較去年全年的45.15億元,高出約25%。

iPLACE星星中心熱賣 推高交投

細價工廈成為本年市場焦點,本年兩個全新細價工廈項目推出市場,分別為葵涌iPLACE及星星中心,售價由200多萬元起,兩個項目認購反映理想。其中本年初iPLACE推出,亦刺激3月份500萬元以下的工廈成交宗數,佔該月份整體成交量511宗達8成,暫屬本年高位。

值得一提是,本年首個9月樓價500萬元或以下的工廈成交宗數,當中有8個月數字,是佔整體比例逾6成,反映細價工廈成交量及市場需求,長期處穩定水平。

另外,物業價細有利工廈呎價,刺激新界工廈呎價首達萬元水平。如星星中心頂層單位,面積約295平方呎,以約295萬元易手,呎價達1萬元,屬新界區工廈新指標。

除了新盤項目外,市場上二手細價工廈項目交投亦佔有一定比例。如荃灣DAN6 2013年開售,新近錄二手成交,為物業低層H室,面積491平方呎,最新以330萬元沽出,較2013年時買入價254萬元,升值76萬元或30%。

銀碼小利呎價 投資者紛拆售

近年不少投資者購入傳統工廈,再分拆出售,帶動細碼交投。以葵青區工廈市場為例,過去兩個月123宗成交,樓價500萬元以下成交有82宗,佔其比例67%。成交如金運工業大廈1座高層E室,面積687平方呎,資料顯示,過去5年該物業累積轉手3次,售價由2010年57萬元,升至9月份最新200萬元。

細銀碼工廈受捧,投資者林子峰趁勢推售大角咀必發道恒昌中心工廈項目,共107伙,面積由413平方呎起。物業提供獨立冷氣及洗手間,售價約200餘萬元起,並設有示範單位供買家參觀。

撰文:文倩婷

20 Oct 2015

經濟日報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中環閣麟街46號標售 意向4.8億

中環閣麟街46號標售 意向4.8億

欄名:樓市快訊

中環閣麟街全幢物業現進行標售,意向價約4.8億元。

仲量聯行香港資本市場部董事鄧潔瑩表示,獲業主委託,標售中環閣麟街46至48號100%不可分割業權,物業將連現有租約按「現狀」出售,業主意向價為4.8億元,截標日期為2015年11月25日(星期三)正午12時。

該物業地盤面積約2,118平方呎,可重建樓面面積約31,770平方呎。

19 Oct 2015

經濟日報

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商廈交投淡靜 買轉租個案增

商廈交投淡靜 買轉租個案增

寫字樓買賣淡靜,中原工商舖指出,由於投資氣氛相對觀望,近期商廈市況焦點落在租務市場而尖沙咀星光行因有細單位提供,租務較理想。

10大商廈 上月僅錄1成交

9月份商廈買賣淡靜,據中原工商舖10大商廈統計顯示,上月10大商廈只錄1宗買賣成交,為全年最淡靜。有關成交為尖沙咀力寶太陽廣場1301至08,面積1.64萬平方呎,以每平方呎約1.6萬元易手,涉資2.6億元。據悉,原業主於2011年中以3.2億元購入該廈全層樓面,面積共2.5萬平方呎,平均呎價約1.26萬元,按呎價計,是次帳面獲利5,400餘萬元。上址單位部分連約,部分交吉,若單位悉數租出,新買家預期回報約3厘。

市場缺乏買賣焦點,因不少業主仍惜貨,亦有業主推出優質樓面放售。消息指,中環環球大廈兩層樓面現於市場放售,涉及物業為該廈26及27樓全層,每層面積約10,383平方呎,屬物業最頂兩層樓面。物業26樓現由上市公司租用,而27樓則屬商務中心,呎租均約68元,業主為會德豐,早年購入兩層樓面作長綫收租,現適逢甲廈呎價向上,趁勢以約7.9億元放售兩層樓面,意向呎價約3.8萬元。倘最終以此價成交,不僅成環球大廈新高,更可打破本年中同區皇后大道中9號33樓全層,呎價3.5萬元紀錄,成為中環新高呎價。

星光行7租務 最高40元呎

買賣淡靜,反而租務較理想,上月10大商廈租務最旺為尖沙咀星光行,共錄7宗租務。包括高層03室,面積約878平方呎,以3.2萬元租出,呎租約36元,7宗成交中,其中3宗呎租達40元,如高層11室,面積約1,218平方呎,成交月租約4.87萬元,呎租約40元。

中原工商舖何淑貞指出,星光行每層單位多達30個,最細單位面積約400平方呎,正合細公司使用,故該廈租務向來穩定,而物業1至18號單位,多擁海景,呎租可達38至40餘元。她指,整體商廈買賣投資氣氛一般,個別公司原打算入市買寫字樓自用,現因應市況轉買為租,令租務活動相對活躍,故預計第四季商廈租務保持平穩。

撰文:梁建國

9 Oct 2015

經濟日報

中環雲咸街酒店 2.5億易手

中環雲咸街酒店 2.5億易手

另消息指,中環雲咸街酒店,以約2.5億元易手,物業為中環雲咸街31號全層酒店The Mood@LKF,位置上鄰近中環蘭桂坊,大廈樓高14層,設11間客房,屬一梯一伙精品酒店設計。大廈於1994年落成,業主於2007年起進行改裝工程,於2010年9月起開業,屬品牌The Mood旗下酒店系列。物業地盤面積僅約810平方呎,總樓面約8,915平方呎,另設有一地舖,現由餐廳承租。消息稱,酒店以約2.5億元易手,市傳新買家為投資基金aew。

10 Oct 2015

經濟日報

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

環球大廈頂層 意向呎價3.8萬

環球大廈頂層 意向呎價3.8萬

【本報訊】中環商廈頂層單位罕有,現業主放售環球大廈最頂兩層單位,意向呎價約3.8萬元。

有望打破區內呎價新高

環球大廈兩層樓面現於市場放售,涉及物業為該廈26及27樓全層,每層面積約10,383平方呎,屬物業最頂兩層樓面,面積較同廈其他分層樓面為細。

物業26樓現由上市公司租用,而27樓則屬商務中心,呎租均約68元,業主為會德豐,早年購入兩層樓面作長綫收租,現適逢甲廈呎價向上,趁勢以約7.9億元放售兩層樓面,意向呎價約3.8萬元。最終以此價成交,不僅成環球大廈新高,更可打破本年中同區皇后大道中9號33樓全層,呎價3.5萬元紀錄,成為中環新高呎價。

本年環球大廈成交較往年多,較大額為港交所(00388)放售17樓全層,面積約16,693平方呎,獲永光地產以5.09億元成交承接,呎價約30,500元。

至於資深投資者蔡伯能於去年7月購入該廈6樓全層,面積約1.6萬平方呎,作價3.3億元,並於今年分拆為約24單位出售,現以售出超過半數單位。該批單位面積介乎800至1,200餘平方呎,獲投資者及用家承接,平均呎價約2.4萬元。而本年環球大廈租務成交,呎租約48至60元。

同區商廈租務上,近日中環皇后大道中萬宜大廈20樓單位錄租務成交,涉及面積約8,500平方呎,以每呎約80元租出,屬市價水平。

新租客為基金公司Nezu Asia Capital Management,原租用同區皇后大道中8號單位,現擴充業務。

 

6 Oct 2015

經濟日報

中環商廈空置率 降至1%

中環商廈空置率 降至1%

寫字樓商廈強勁,世邦魏理仕報告指,本年第三季中環空置率跌至1%,接近歷史低位。

接近08年歷史低位

世邦魏理仕第三季香港地產市場表現概要指,第三季商廈淨吸納量放緩至38.3萬(淨樓面面積),比起第二季錄得140萬平方呎有所回落,部分原因是於5月份落成的One Bay East在第二季提供的寫字樓空間被吸納。空置率上,2015年第三季整體空置率自上季的3.6%下降至3.2%,中環的空置率更由1.7%跌至1%,接近2008年的歷史低位0.8%。

該行指,由於中環區寫字樓的供應稀少,上季在中環以外的租賃活動有所增加,保險業主導了寫字樓市場的需求,友邦、安盛及信利保險均於2015年第三季租用了寫字樓。新供應上,銅鑼灣Tower 535商廈在第三季落成,令該區的空置率由2.5%倍增至5.0%。

商舖市場方面,零售銷售總額在7及9月份按年下跌4.2%,而鐘錶珠寶銷售更比去年同期大跌7%,而第三季錄得更多退租個案,而運動品牌及健身中心相對積極租用商舖空間。核心區的商舖大多以較對上一份合約低的租金租出或續租,租金有所回調,銅鑼灣區的租金跌幅最為顯著。

工業市場方面,中檔品牌零售商繼續主導租賃市場,部分零售商擴充了其物流業務,令倉庫需求向上,倉庫租金於第三季按季上升0.9%,又空置率較上季下降0.2個百分點至2.6%。

6 Oct 2015

經濟日報

德輔道西9號寫字樓 7.8億放售

德輔道西9號寫字樓 7.8億放售

【本報訊】上環德輔道西9號寫字樓罕有放售,現招商局標售物業9層海景寫字樓,意向價約7.8億元。

涉9層 總面積6.4萬呎

戴德梁行與高力國際表示,獲招商局委託,聯合標售上環德輔道西9號9層寫字樓連停車位,物業將部分連租約及部分交吉出售。是次出售包括7樓、18樓至22樓及27樓至29樓共9層寫字樓。7樓面積為6,884平方呎,而其餘樓層面積均為7,192平方呎,總面積約64,420平方呎。市值約7.8億元,呎價約1.2萬元。截標日期為2015年10月29日。

德輔道西9號於1995年落成,屬區內樓齡較新的物業之一。樓高29層,基座設有停車場,辦公室樓層由5樓起至29樓,物業每層樓面由6,884平方呎至7,192平方呎不等,

地下為商舖,1樓至3樓為停車場。物業優點之一,是單位可享維多利亞港海景;加上鄰近港鐵上環及西營盤站,輔以德輔道西及干諾道西多條主要巴士及電車路綫,交通便捷。

戴德梁行執行董事黃建文表示,自從港鐵西港島綫通車以後,上環及西營盤一帶之商業物業市場交投活躍。以德輔道西9號為例,呎租由原來每平方呎約20元,攀升至現時約38元。

6 Oct 2015

經濟日報

世邦魏理仕報捷 促成7億工廈大刁

世邦魏理仕報捷 促成7億工廈大刁

撰文:東尼
欄名:八通天

代理行積極跑大刁,上星期波叔斥逾7億元購粉嶺工廈,聽講由世邦魏理仕(CBRE)促成。

上星期市場最大額成交,定是舖王波叔以7.15億元,購入粉嶺開達工業中心全幢,呎價約3,500元破新界北工廈紀錄。據悉,是次成交由CBRE促成,佣金肯定吸引。事實上,活化工廈政策限期明年將屆滿,相信代理行把握最後時機,游說投資者入市。

6 Oct 2015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