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9日 星期一

慕詩主席5.53億放售中遠大廈全層

上環中遠大廈23樓全層,建築面積約19746方呎,以意向呎價約2.8萬元放售,涉資約5.53億元,可以公司股權轉讓形式交易。據了解,單位由慕詩國際(00130)主席兼執行董事陳欽杰持有,於2009年以1.99億元買入。
30 Nov 2021
信報

2021年10月4日 星期一

大公報】報導,甲廈成交量飆1.5倍,兩年高

【大公報】報導,甲廈成交量飆1.5倍,兩年高。本港疫情平穩,經濟開始有起色,今年工商舖成交量有所回升。美聯工商舖統計的50大二手甲級商廈成交宗數,今年首3季錄得131宗買賣,較去年同期激增約1.57倍,為兩年新高,其中九龍區成交量佔約60%。
4 Oct 2021

2021年9月28日 星期二

HK01】謂,外資基金5年前斥億元活化葵涌工廈,擬「推倒重來」建新式工廈

HK01】謂,外資基金5年前斥億元活化葵涌工廈,擬「推倒重來」建新式工廈。葵涌工廈區即將大變天,區內有三幢工廈同時向城規會申請重建,合共涉及總樓面多達約74萬平方呎。其中由外資基金安祖高頓持有的葵涌活化工廈「EDGE」,約4至5年前已花逾億元進行翻新活化,最新也向城規會申請重建為一幢新式工廈,若成功獲批樓面將提高56%。

29 Sep 2021

2021年9月27日 星期一

信報】稱,太古坊逆市出租率達98%,「軟硬」配套升級,鋪5G網添智能監測設施

信報】稱,太古坊逆市出租率達98%,「軟硬」配套升級,鋪5G網添智能監測設施。全球經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下滑,不少企業收縮規模,主要商業區商廈空置率大幅上升。不過,港島東商廈出租情況理想,主要商廈群鰂魚涌太古坊在逆市下出租率依然堅挺,高達98%。太古地產(01972)太古坊總經理李頌妍接受訪問時表示,撇除企業考慮租金因素之外,業主亦要透過提升物業的「硬件」和各項「軟件」配套,以滿足租戶需求,吸引不同的租戶由傳統商業區進駐。

28 Sep 2021

HK01】謂,廖偉麟1.43億低市價一成買九龍灣甲廈,博通關反彈三成

HK01】謂,廖偉麟1.43億低市價一成買九龍灣甲廈,博通關反彈三成。市場憧憬通關在即,近年多次投資買賣港島區商廈物業的正八集團,最新「轉戰」九龍灣低水甲廈,斥資約1.43億元買入企業廣場3期全海景全層樓面,是次成交呎價僅約8,900元,較市價低逾一成。該集團主席廖偉麟回覆指,預計在通關後商業物業將會出現反彈,看好寫字樓租售價最多可由低位反彈三成。
28 Sep 2021

2021年9月10日 星期五

方鏗家族葵涌工廈申改作數據中心

】稱,方鏗家族葵涌工廈申改作數據中心。再有工廈業主就工廈申請作數據中心發展,由「紡織大王」方鏗家族持有的葵涌華昌工業大廈,2019年已獲城規會批准放寬兩成密度,作活化發展新型工廈,方氏家族新近再向城規會遞交改劃申請,將項目作數據中心發展,涉及19.37萬方呎,與2019年獲批活化工廈總樓面相若。

11Sep 2021

2021年9月8日 星期三

九龍灣行動區增兩商業地樓面

東方日報】指,九龍灣行動區增兩商業地樓面。政府積極增加商業物業供應量,其中九龍灣行動區發展有新進展,範圍內總體發展總樓面將增至約574.4萬方呎,較初步方案增加約36.9萬方呎,新增面積主要來自兩幅大型商業地,將合共提供約436.6萬方呎商業樓面,初步估值共約240億元。發展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與規劃署就有關發展建議及修訂,向區議會作出諮詢。相關文件顯示,該行動區研究範圍佔地約183萬方呎,扣除道路、休憩與美化市容地帶後,供發展土地約75.3萬方呎,並劃分6幅用地。

2021年9月7日 星期二

浸會醫院3400萬賣葵涌工廈,勁賺8倍,年內六度沽貨套現5.6億

HK01】謂,浸會醫院3400萬賣葵涌工廈,勁賺8倍,年內六度沽貨套現5.6億。香港浸信會醫院(浸會醫院)近月以逾3,400萬元沽出葵涌工廈單位連一個車位,持貨十七年,帳面升值約8倍。翻查過去成交資料,浸會醫院在過去一年已六度沽售旗下工廈及商廈物業,套現超過5.58億元,當中,持貨10年或以上的物業,均錄倍數升幅,並以工廈單位升值幅度最為強勁。

8 Sep 2021

2021年9月6日 星期一

元朗工業區轉型住宅新區

星島日報】曰,元朗工業區轉型住宅新區。近期新界西北成市場焦點,長實於上月以逾7.1億,每方呎樓面地價9112元,高價奪得元朗流業街住宅地後,鄰近的東頭工業區亦隨即起動,不少發展商趁勢把旗下的工廈轉作住宅,令該區出現大變天,搖身一變成為新晉住宅區。

內地客2億放售中國船舶大廈特色戶

明報】稱,內地客2億放售中國船舶大廈特色戶。雖然舖位租金仍未反彈,不過,大面積工商舖成交活躍,有業主放售旗下物業。其中由內地業主持有的長沙灣中國船舶大廈低層全層連平台的特色戶,現以約2億元放售,較2018年購入價約1.7億元高約17%。
7 Sep 2021

2021年8月15日 星期日

黃竹坑環匯廣場 全層1.42億售

 地產版2021/08/16

甲廈買賣略回升,消息指,黃竹坑環匯廣場中高層全層,面積約9,820平方呎,連同兩個車位,以約1.423億元成交,呎價約14,500元。

原業主於2014年,以8,641.6萬元購入樓面,現持貨7年轉,獲利約5,588萬元離場,升值約65%。

責任編輯:楊雨


16 Aug 2021


經濟日報

2021年8月10日 星期二

美基金趁低吸納 9.8億購尖沙咀酒店平均每間房值620萬 近1年最大宗酒店成交

平均每間房值620萬 近1年最大宗酒店成交


全幢酒店價格回調,獲基金留意趁低吸納。消息指,帝邦旗下尖沙咀寶勒巷晉逸精品酒店全幢,以9.8億沽出,較高峰期意向價回落約兩成,為近一年最大宗酒店成交。買家為外資基金,屬首度在港投資物業。

市場消息指,尖沙咀錄全幢酒店成交,涉及物業為「晉逸精品酒店尖沙咀」,位於寶勒巷。物業原為商廈,帝邦集團早年購入後,改裝成酒店。地盤面積約6,000平方呎,地下為商舖,現由餐廳租用,地下屬酒店大堂,1至18樓為客房。物業總樓面約71,600平方呎,提供158間房。受疫情影響,目前仍是零旅客,故尖沙咀酒店房租仍在低水平,現該酒店每晚房租約400餘元。

總樓面7.16萬呎 供158間房


消息指,早前業主曾把物業放售,意向價約12億元,獲多路財團洽購,最終以約9.8億元沽出,較高峰期回落約18%。按成交價計,平均每間房價約620萬元。據了解,買家為一家美資基金,過往投資內地及亞洲地區房地產,如今首度在港入市,相信有見酒店價格回落,趁低吸納。

原業主帝邦集團由邱騰達創立,旗下晉逸Butterfly精品酒店,原本共有5幢,近年沽出部分項目,包括2013年以6.8億元,沽出灣仔晉逸時代精品酒店。

持續1年多的疫情,令旅客數字跌至近乎零,酒店成為最直接受衝擊的範疇,因房價急劇回落,導致投資價值降低,過去一年市場極少出現全幢酒店買賣。較大手為去年銅鑼灣摩頓台7號珀麗尚品酒店,以4.6億元易手,較叫價減3成,故是次晉逸精品酒店成交,已成為近一年多最大碼酒店買賣。事實上,上月土瓜灣譚公道103至107號酒店,以約3.8億元成交,由共居空間品牌Weave購入。

疫情緩和,大手買賣明顯增加,今年大額物業投資市場上,以外資基金作主導,上半年先後購入多項全幢物業。踏入下半年,基金持續掃貨,如粉嶺葉氏化工大廈,早前以約2.83億元成交,由黑石基金購入;該基金今年先後購兩幢工廈並部署改裝,發展迷你倉業務。

11 Aug 2021

經濟日報


2021年8月9日 星期一

黎姿醫美公司51.6萬租南豐大廈

信報 稱,黎姿醫美公司51.6萬租南豐大廈,英國《金融時報》提早15個月撤出。


新冠肺炎疫情雖然緩和,但經濟受壓,對部分企業營運帶來挑戰,故商廈仍有退租情況。

英國《金融時報》的香港辦事處原租用上環南豐大廈兩層樓面,現提早超過一年退租18樓全層,每月節省64.71萬元租金;

有關樓層火速獲黎姿(現名黎珈而)旗下醫學美容公司以51.58萬元承租,租金回落約20%。

10 Aug 2021
信報

中資近7億購鄧成波家族粉嶺勉勵龍中心

明報專訊】新界北區除了有新盤以高價售出外,區內工廈亦獲中資財團承接。近月積極出貨的「舖王」鄧成波家族,再沽出粉嶺工廈全幢。高力國際公布,鄧成波家族以6.95億元售出粉嶺勉勵龍中心予一間中資公司,為今年以來粉嶺區最大宗全幢工業物業成交。資料顯示,鄧成波家族早於2014年以5.15億元購入,平均呎價3,371元,一度創區內工廈呎價新高;經是次轉讓,物業7年來帳面升值1.8億元或35%

10 Aug 2021
明報

2021年7月28日 星期三

佳士德率先預租 The HendsHendson 四層5萬呎中環年內最大宗,月租料租金700萬

本地新冠肺炎疫情穩定,經濟復甦有望,恒地(00012)旗下中環美利道商業地王項目The Henderson錄得首宗預租個案,獲英國藝術品及奢侈品拍賣行佳士得預租4層,涉及樓面面積約5萬方呎,作為該集團的香港辦事處,更屬本年以來區內最大宗商廈租賃成交個案。市場估計,項目市值呎租140至150元,涉及月租約700萬至750萬元。

恒地宣布,集團位於中環美利道的旗艦項目The Henderson,獲拍賣行佳士得承租,雙方昨天簽訂租務協議。佳士得將成為The Henderson首個主要租戶,租用4層寫字樓共約5萬方呎樓面,在大廈2023年落成後,佳士得將把香港辦事處遷至The Henderson以配合業務擴充,包括設立香港首個常設拍賣中心和藝廊。

李家誠:突顯港國際金融樞紐

恒地集團主席李家誠表示,雖然The Henderson預期兩年後才落成,但已得到佳士得成為首個主要租戶,更重要是反映佳士得對香港的前景與長遠發展投下信心一票,突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商貿樞紐,與內地的金融與經貿關係愈趨緊密的策略性地位。

佳士得亞太區總裁龐智鋒(Francis Belin)稱,能夠在The Henderson設立佳士得首個香港的常設拍賣中心和藝廊,可在全年任何時刻舉辦拍賣與活動。他又透露,香港今年春季拍賣會創下35億元成交總額,為2013年後的新高。

資料顯示,佳士得現時的香港辦事處位於中環歷山大廈,並在該廈承租超過20年。據了解,佳士得在歷山大廈租用3層半樓面,租用面積共約4萬方呎,租約至2025年才屆滿。由於該拍賣行有意擴充,並希望提升寫字樓質素,故決定遷至兩年後落成的The Henderson。

業界估計呎租至少140元

恒地於2017年以232.8億元奪得中環美利道商業地,每方呎樓面地價超過5萬元,至今仍是政府賣地歷來樓面地價最高紀錄。市場人士表示,The Henderson附近的甲級商廈如友邦金融中心、交易廣場等最近期錄得的成交呎租約110至120元,因此估計The Henderson呎租約140至150元。

過去兩年商廈市道低迷,中環核心商業區的空置率由以往低位不足2%,升至近月逾7%,故今年區內的大樓面租賃交投亦不多,主要集中在中環區內作搬遷或增租的個案為主。是次佳士得落實租用The Henderson,以承租樓面計,已屬區內今年最大宗租賃成交。

萊坊發布最新《香港每月物業市場報告》指出,6月港島區甲級商廈的租賃活動顯著增加,令空置率下跌,預期商廈租金未來數月有望逐步回升。


28July 2021

信報

2021年6月21日 星期一

全幢物業靈活度高 引財團垂青

投資市場氣氛轉好,近日市場連錄數宗全幢物業交投。事實上,全幢物業靈活度高,可作收租、增值或重建,故引來財團垂青。

整體工商舖投資市場明顯轉好,大手交投亦有所增加,而全幢物業成財團追捧對象。商廈方面,中環荷李活道C Wisdom Centre全幢商廈4.3億元易手。物業樓高26層,地下設舖位,地下至4樓每面積約1,200至1,300平方呎,而6至23樓每層面積約957平方呎,屬中環迷你商廈,一梯一伙設計。物業總樓面約23,889平方呎,現時出租率百分百,平均呎租約35元,每月租金收入逾80萬元。

據了解,早前業主以約4.8億元放售,終以約4.3億元易手,減價約1成,呎價約1.8萬元,回報率約2.2厘。新買家料為投資者,購入作收租。

上海街商住大廈 約1.83億易手

除了商廈外,全幢商住物業亦成收購對象。「舖王」鄧成波家族持有的油麻地上海街339至345號全幢,以約1.83億易手,物業1幢9層高商住大廈,地盤面積約2,443平方呎,地下設有4個商舖,總面積約2,040平方呎,1至8樓為住宅,合共提供32伙,總樓面約13,592平方呎,項目每月租金以入約59.1萬元。

據了解,業主早前曾放售物業,年初亦獲財團以逾2億元洽購,惟最終未達成協議,如今以1.83億元沽出。原業主於2016年以1.95億購入,持貨5年帳面蝕讓約1,120萬。

今年全幢工廈成熱門,近日再有成交個案。粉嶺安樂門街38號的有成行物流中心全幢,以2.17億元沽出,總樓面約46,278平方呎,平均呎價約4,689元。原業主為廣大食品有限公司,早於2001年以2,000萬元買入上址,持貨20年,是次轉手帳面獲利1.97億元,物業大幅升值近10倍。

有成行辦館有限公司早於1973年創立,主要業務涵蓋家居用品、生活必需品、酒精飲品及食品的出入口、零售、批發及分銷等。公司代理的產品包括日清食品旗下的合味道、出前一丁等杯麵及即食麵、紅圈牌罐頭等。

分析指,隨着第四波疫情完結,整體投資氣氛即轉好,工商舖租售價經過一輪調整後,漸吸引財團入市。全幢物業的優點是靈活度高,既可收租,亦可進行增值,日後轉售或進行拆售。此外,全幢工廈既可自用,亦可進行活化及重建。在市場憧憬下半年市況復甦下,全幢物業料續受捧,相信再有全幢大手成交出現。

作者:梁建國

責任編輯:楊雨

22 June 2021

經濟日報



鄧成波家族 4800萬沽觀塘工廈

鄧成波家族續沽貨,萊斯客戶經理葉偉雄表示,觀塘駿業街60號駿運工業大廈全層單位,面積約9,327平方呎,成交價4,800萬,平均呎價約5,146元。

原業主為鄧成波家族,於2012年及2017年分階段購入,涉資約3,006萬元,現轉手帳面獲利約1,740萬元。

責任編輯:黃鑠安

22 June 2021

經濟日報

2021年6月10日 星期四

鷹君羅氏家族 5200萬入市油塘工廈

鷹君羅氏家族 5200萬入市油塘工廈


本報訊】近日工商舖交投氣氛不俗,市場錄名人入市個案。據土地註冊處資料,油塘草園街4號華順工業大廈高層B至D、G及H室,上月以5,200萬元,連1個車位沽出。

據EPRC經濟地產庫資料,上述單位總面積約1.68萬平方呎,即成交呎價約3,095元。同時,據土地註冊處資料所示,新買家為Sunrise Success Limited,公司董事為羅嘉瑞(LO KA SHUI)、羅俊謙(LO CHUN HIM ALEXANDER)及簡德光(KAN TAK KWONG),三人均為鷹君集團的高層。羅嘉瑞及羅俊謙同為鷹君集團羅氏家族成員,前者是集團主席及董事總經理,後者為集團執行董事,亦是羅嘉瑞的兒子。

原業主「紡織大王」子女 賺4353萬

原業主是百樂恒有限公司,董事包括陳淑玲(CHAN SUK LING SHIRLEY)及陳永燊(CHAN WING SUN)等人,兩人均為「紡織大王」陳瑞球的子女;前者是長江製衣有限公司現任副主席,後者現為長江製衣主席。上述人士早於1996年以約847萬元買入上址,持貨近25年,目前轉手帳面獲利約4,353萬元,物業升值逾5倍。

10 June 2021

經濟日報



陳秉志中環中心39樓5伙餘貨沽清

資深投資者「磁帶大王」陳秉志拆售的中環皇后大道中99號中環中心39樓全層,日前向買家推出劃一1000萬元「裝修費」回贈以催谷餘下5伙銷情,結果兩日內悉數沽出,共套現約3.3億元。

資深投資者「磁帶大王」陳秉志拆售的中環皇后大道中99號中環中心39樓全層,日前向買家推出劃一1000萬元「裝修費」回贈以催谷餘下5伙銷情,結果兩日內悉數沽出,共套現約3.3億元。

據了解,陳秉志於周二(8日)向39樓餘下5個建築面積1995至2769方呎單位的買家,每個提供「裝修回贈」1000萬元,扣除回贈後,「折實」售價為5116.85萬元至7924.1萬元,呎價25648元至29069元。

陳秉志中環中心39樓5伙餘貨沽清


資深投資者「磁帶大王」陳秉志拆售的中環皇后大道中99號中環中心39樓全層,日前向買家推出劃一1000萬元「裝修費」回贈以催谷餘下5伙銷情,結果兩日內悉數沽出,共套現約3.3億元。

據了解,陳秉志於周二(8日)向39樓餘下5個建築面積1995至2769方呎單位的買家,每個提供「裝修回贈」1000萬元,扣除回贈後,「折實」售價為5116.85萬元至7924.1萬元,呎價25648元至29069元。

折實呎價低於財團入市價

由於加上「裝修回贈」,單位變相額外減價11.2%至16.3%,故5個單位在推出優惠兩天內全數沽清,成交總值約3.3億元。當中有買家斥資約1.18億元購入兩伙,包括12室及全層售價最平的13室,建築面積共4383方呎,平均呎價約26888元。

中環中心39樓全層由陳秉志於2019年4月底分間成12個建築面積1841至3140方呎單位出售,連同最新售出的單位,共套現約9.45億元。

長實(01113)在2017年底以天價402億元售出中環中心75%權益予全國政協委員盧文端牽頭的財團,涉及總樓面約122.27萬方呎,平均呎價約32877元,是次減價後的5個單位呎價,俱低過財團入市時的平均呎價。

10 June 2021

信報







2021年6月9日 星期三

億京財團斥105億購九龍灣展貿

(星島日報報道)近期樓市氣氛暢旺,市場剛錄得一宗矚目大手成交,本報獲悉,由億京等合組財團向合和購入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作價約一百〇五億,平均呎價五千九百多元,成為今年以來最大宗物業買賣,新買家有意重建甲廈或大型住宅。

  據知情人士透露,億京為首財團剛落實向合和實業購入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涉資約一百〇五億,以現時總樓面一百七十七萬五千方呎計算,平均呎價逾五千九百多元,據了解,億京等就收購該項物業已安排銀團貸款,將由三家銀行組成,而且,新買家合組的財團極具創意,就重建物業作了兩個計畫,除了重建甲級商廈之外,亦有意作重建住宅用途。

  據知情人士指,新買家鍾情項目佔地十分龐大,接近啟德區,坐擁全海景,是市區罕有大型項目,極具可塑性,除了補價重建甲廈外,亦不排除日後向城規會申請將地皮改劃作住宅用途,並作出補地價,相信重建住宅後將可媲美啟德的大型住宅群,發展潛力高。雖然該項目並不接近港鐵站,惟無礙作住宅的發展潛力。

  據悉,今番由億京為首財團投得,財團組合以信和及資本策略呼聲高。事實上,過往億京亦曾與信和及資本策略則有合作的經驗,該組合於六年前以約三十億元投得同區偉業街三十八號地皮,發展甲廈(現址富臨中心),故很有機會再次合作。本報於上月中率先披露,由億京牽頭財團以逾百億將向合和實業購入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

  有測量師指出,該廈現址佔地二十三萬九千八百方呎,樓高十四層(另有四層地庫),規劃為其他指定用途「工業展覽館及商業發展」,重建商廈地積比最高十二倍,可重建總樓面二百八十七萬七千六百方呎,較目前多出逾一百一十萬呎,惟重建必須要補地價。

  他續說,該廈現址寫字樓呎租約二十元水平,展覽場地雖受捧,經常有藝人在此開演唱會及表演,惟租金收入一般,重建是其中的一個好方案,東九龍甲廈供應甚多,若果能成功改劃住宅,將會是潛力最高。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地皮,由合和及長實於一九八七年聯手投得,各佔五成權益,隨後由合和買下長實的權益,成為獨資發展商,並於一九九五年落成。由於項目地皮本來屬工業與展覽用途,落成初期只作陳列室、展覽場地及會議室,及於二〇〇五年初,合和向政府補地價二億一百八十二萬,將部分樓面轉作零售與寫字樓用途。

10June 2021
星島日報

2021年4月13日 星期二

戴德梁行指甲廈待租創17年身高

受新冠疫情影響,戴德梁行表示,今年首季整體寫字樓租金按年跌17.6%,預計今年全年租金下跌8%至13%。

戴德梁行香港董事總經理蕭亮輝表示,首季甲廈待租率升至14%,創17年新高;負吸納量升至近90萬方呎。待租率升至14%,加大租戶議價空間,加上市況仍受疫情影響,未見經濟狀況可以重返社會事件前水平,

蕭亮輝提到,隨着太古和啟德等商業項目落成,明年或有420萬方呎新增寫字樓面積。如果吸納量可以回復至正常每年110萬方呎,再消化去年空出的待租面積和未來新增供應,最少要2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解決目前空置情況,預期未來2年寫字樓待租率會維持偏高,租金仍有下行空間。

他認為,企業在家工作或會影響寫字樓需求,但經濟好轉時企業會重新招聘人手,在此消彼長下,不認為在家工作對寫字樓負吸納量帶來太大壓力。

戴德梁行指出,今年首季本港4大核心區街舖租金均錄得按年和按季跌幅;其中,中環租金按年及按季分別跌30.5%及3.3%,銅鑼灣則跌35%和3.5%。

香港商舖部主管林應威相信,棄租或頂租潮已完結,加上主街街舖業主開始觀望通關,相信租金在大幅調整後已無再下跌空間。他相信,新簽租約的租金會比現水平好,但未來上升速度仍要視乎下半年疫情及經濟發展。

戴德梁行稱,上季主街空置率按季回落;其中,銅鑼灣跌4.2個百分點,至14.1%;旺角跌5.4個百分點,至18.2%。林應威指出,短期租約支持空置率有改善,由於香港開始探討通關,可能刺激租客把握時機吸納有利舖位。

林應威又認為,政府派發消費劵最惠及餐飲及零售業, 對市道有正面幫助。


13 April 2021

信報

2021年3月26日 星期五

地監局斥資6100萬增購東貿廣場全層

工商物業市道好轉,不少投資者及用家入市。地產代理監管局(下稱地監局)近期斥資6100萬元,增購柴灣東貿廣場多一層樓面。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柴灣東貿廣場7樓全層,建築面積約7740方呎,成交價6100萬元,呎價約7881元,新買家為地監局。原業主為莫華倫家族成員莫綺文等,於2011年10月以4495.392萬元購入,賬面獲利1604.608萬元或35.7%。

地監局於2018年3月曾以7000萬元購入東貿廣場23樓全層,地監局發言人表示,經過多年儲備及物色合適單位後,再在東貿廣場購入另一層辦公室,預期今年5月成交,並在10月期間遷入,屆時兩層辦公室可以容納該局大部分員工,提升工作效率及節省大筆租金支出。

26 Mar 2021

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