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每日新聞撮要 25/11/2015

每日新聞撮要 25/11/2015

1. 粉嶺葉氏化工大廈全幢,地盤面積約12,895方呎,樓高6層,建築面積約63,897方呎,以約3億放售,呎價約4,695元。(經濟)

2. 新世界再收購北角皇都戲院大廈11間舖位及6伙住宅,合共涉約1.52億,當中舖位介乎447萬至1,176萬,呎價約3.2萬至約6.2萬;住宅則介乎515萬至1,122萬,呎價約1.6萬。(經濟)

3. 恒地以約3,913萬收購寶其利街12A至16號,及機利士南路42號6個舊樓單位。(經濟)

4. 大埔荔枝山山塘路住宅地,可建樓面達115.3萬方呎,市場反應冷淡,估值約46.1億至66.9億,呎價介乎4,000至5,800元。(經濟)

5. 莎莎中期純利跌55%,現時於港澳擁110個零售點,未來會加快住宅區開店速度,今年上半年5間新店中,4間位於黃大仙、元朗及屯門等傳統住宅區。(信報)

6. 銅鑼灣羅素街60號地下A舖,現由藥房以約120萬租用,惟商戶決定不續租,故業主以約80萬放租,未獲承租;為免丟空業主更以約35萬短租予利是封店。(星島)

7. 葵涌中央工業大廈全幢頻獲財團洽購,料涉資近5億,面積約17.5萬方呎,呎價約2,890元。(星島)

8. 太古旗下九龍灣宏照道甲廈樓花,獲財團頻洽購,倘成交落實,市場預計作價可逾80億,呎價逾1.45萬。(星島)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5年11月23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5年11月23日

【太陽報】報道,地皮接踵推,反應料兩極。今個禮拜港鐵(00066)同政府都有大型住宅發展項目推出市場,今日就有將軍澳日出康城第九期截收意向書,星期五就有大埔山塘路截標,兩個地盤分別都估計可以起到接近1,800伙,一個禮拜內推地涉及近3,600伙。

【東方日報】指,林超英促發展近城鎮閒置地。本港房屋不足問題備受關注,港府為覓地建屋,早前曾提出探討發展部分郊野公園用地,引起極大爭議。有學者認為,本港仍有很多閒置土地,位處平原地上,不但接近城鎮,還有基礎設施,只要適當規劃,便可興建房屋,以解決居住問題,促政府向公眾公開可用閒置土地的數目。

【文匯報】指,首批收票爆額,長實乘勢去貨,世宙加推130伙,貴首批5.7%。元朗區新盤大戰一觸即發。長實元朗世宙繼上周末公佈首批單位售價後,昨日宣佈加推第二批單位,涉及130伙,扣除所有優惠後,平均呎價12,626元,較首張價單高5.7%。

【明報】指,商業核心區東移,活化工廈有價。政府於2011年10月提出「起動九龍東」已踏入第4個年頭,過去4年在政府加強推地,以及活化工廈政策帶動,區內樓價及租金已有明顯升幅,期內除錄得高價成交的OneBayEast東座外,在活化工廈政策下,新世界(0017)以約16億元購入觀塘活化工廈KOHO,成為首幢活化中的物業易手個案。

【星島日報】指,深水埗商住樓招標未到價收回。雖然貴重買賣熱烈,惟整體投資市場淡靜,深水埗一幢商住樓招標,在未到價後被業主收回。

【信報】謂,「先租後買」加劇社會矛盾。11月9日,團結香港基金(下稱「基金」)發表的首份研究報告(下稱「報告」),集中討論特首梁振英眼中「重中之重」的土地房屋問題。

【蘋果日報】說,元朗二手成交量減一半。元朗成新盤搶客戰場,迅即打殘本已死寂的同區二手。區內代理表示,就算元朗無新盤開賣,區內二手交投已十分淡靜,「只係新盤開埋仲死咁解」,成交量再減約一半。

【晴報】說,沙田第一城2房,356萬易手,今年新低。藍籌屋苑成交價跌不停,又以兩大熱門,沙田第一城及美孚新邨跌價最急,其中第一城日前有兩房單位,以356萬元易手,創今年新低,實用呎價僅僅略高於1萬元;而周末期間,10大屋苑交投不敵新盤,僅得3宗成交,按周再跌五成。

【香港商報】謂,周末港新盤銷180夥,發展商要錢唔要貨。「息魔」腳步聲漸近,發展商從速「散貨」的跡象更為明顯。近來開售的多個新盤,便不約而同出現短時間內頻頻加推的現象,反映樓市後向不明朗,發展商「要錢不要貨」的心態日益明顯。

中資追捧 甲廈超豪宅走勢佳


一太:中資追捧 甲廈超豪宅走勢佳
李偉文:中小型住宅價料微跌

中資對本港物業興趣大,第一太平戴維斯大中華行政總裁李偉文認為,加息周期將至,對各類物業樓價均有負面影響,而甲廈及超級豪宅有中資支持,走勢相對較佳。

近日最轟動物業市場的成交,必為連環出現大額商廈成交,涉資150億元。分別為恒大地產以125億元,向華置購入灣仔美國萬通大廈全幢,打破商廈成交價及呎價紀錄。

另外,中國人壽斥58.5億元,購入紅磡One HarbourGate商廈,無獨有偶,兩宗超級大手成交,均由中資機構承接。

李偉文分析成交反映中資影響力愈來愈大,「80年代英治時期,商廈山頂豪宅均由英資持有,至90年代,香港富豪崛起,開始接力購入,2000年後,內地富豪接棒,而近年情況非常明顯。」

港商憂前景 或部署撤資

他分析,今時今日中資財力雄厚,並因政策關係,有需要往外投資,「以前內地財團規模較細,融資後來港買物業,不久便沽出。近3至4年,中資健全,規模屬於國企,在港上市,不少公司一年賺幾百億,資金流轉快,但面對國家沉重稅項,寧願把資金向外走,投資物業。」

事實上,今年無論豪宅及商廈,均是中資天下,如年初何東家族成員沽山頂道75號何東花園地皮,涉資約51億元成交,成為最大額住宅成交。李偉文認為:「今年不少內地發展商來港成功投得住宅地皮,其實不少港商對前景憂慮,亦有富豪賣資產,或多或少部署撤資,而中資即承接,相信未來幾年情況持續,中資機構地位日趨重要。」

今次中國人壽購紅磡商廈,除了刷新九龍區商廈成交紀錄外,更打破國企慣例,走出港島區,於九龍設總部,「從未有國家機構在港島區以外設總部,由於港島區業主多不願放售,或以天價放盤,中資機構漸接受在其他地區物色總部。紅磡One HarbourGate為全新物業、樓底高、車位充足,加上臨海地盤罕有,因此吸引到中人壽承接。」

對於明年物業市場走勢,加息似乎已被公認即將發生,他認為一定影響樓價,「利息升,樓價跌是必然。現在借貸成本為1.5厘至2厘,屬歷史新低,之前多年平均是5厘至6厘,根本是不正常,加息後必影響資產價格。」他分析,舖位及中小型住宅樓價面對較大壓力,「銅鑼灣波斯富街舖位兩年前40萬元租,現在20餘萬元,舖租跌一半,但舖價跌約1成,不太合理。零售商全綫生意倒退,無可能承受高租,因此舖租跌,舖價回調亦難免。至於住宅,明年尾起新供應漸殺到,中小型住宅價將略跌。」

地產代理界 將現淘汰賽

他指,因甲廈及超級豪宅有較多中資財團支持,樓價會較平穩,「內地富豪資金充裕,需要5,000至1萬呎超級豪宅地盤,此類獨特物業價格硬淨。」樓價是否回調仍是未知之數,但可以肯定的,是成交量急挫,「好多投資者仍在儲現金,待樓價回調才入市,結果繼續觀望,成交量便一直跌,最受害是物業代理。」

他預言地產代理界即將進入淘汰賽,為應對未來挑戰,除控制成本外,會加重資訊科技投資,「未來投資2,000萬至3,000萬元在資訊科技上,開發新App。若增加代理人手,可透過網絡聯繫,不需租更多寫字樓,可減低成本。在推銷樓盤時,加入科技元素可增賣點。」

23 Nov 2015

經濟日報

2015年11月15日 星期日

每日新聞撮要 16/11/2015

每日新聞撮要 16/11/2015

1. 北角和富中心地下單號車位,獲投資者斥200萬以公司名義購入,以市值月租4,300元計,新買家可享回報約2.6厘。(信報)

2. 新地雷霆預料,2016年在人行雙降下,市場資金充裕,香港及內地經濟表現理想,自住需求仍強,樓價將保持平穩。(經濟)

3. 前補習天王吳賢德認為樓市不會大跌,短期內細單位跌1成至1成半可入市,中型單位跌兩成可考慮;他亦看好商廈前景,認為全層樓面投資價值更佳,如資金不足,不妨考慮民生區商廈。(經濟)

4. 石門安群街3號,錄首宗商廈摩貨成交,5樓L室約1,722方呎,以1,205.4萬元摩出,呎價7,000元,單位於去年10月一手購入,作價1,096.9萬元,現升值9.9%。(蘋果)

5. 李耀華年初以5,680萬購入豉油街地下40號舖,自零食物語撤出後一直丟空,現以短租形式以約7萬租予賣韓式化妝品的散貨場;業主長租叫價約18萬,亦較前租金約19.5萬跌8%。(星島)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大劉旗下華置 125億售灣仔總部

恒大地產(3333)公佈,將斥資125億港元,向華人置業(127)收購灣仔告士打道38號及謝斐道25號美國萬通大廈。該物業為華置總部。「大劉」劉鑾雄目前持有華人置業74.99%股權。

物業佔地2,138.8平方米,總樓面面積32,090.9平方米,另有地下車位55個,樓高94.85米,總計26層。現出租率100%,租戶主要為大型國際汽車公司、保險公司、跨國企業等。

去年該物業除稅及非經常性項目後純利3.47億港元。於2015年9月30日,資產淨值為約為30.69億元。

12 Nov 2015

蘋果日報

2015年11月10日 星期二

每日新聞撮要 11/11/2015

每日新聞撮要 11/11/2015

1. 會德豐旗下紅磡灣One Harbour Gate商廈項目,現仍在建築中,獲中資以56億洽購至尾聲,項目總樓面約35萬方呎,呎價約1.6萬。(經濟)

2. 中環威靈頓街64至66號全幢,獲財團出價8億洽購,樓面總面積約15,632方呎,呎價約5.1萬。(經濟)

3. 新地旗下銅鑼灣wtc more世貿中心將在12月進行租戶重組,集團將斥約400萬,設置一個面積約3,000方呎美容區;商場亦計劃以約1,000萬,打造5個複式或三複式舖,面積約1,800至3,000方呎。(信報)

4. 英皇珠寶向長實租用多年的1881 Heritage大單邊舖,面積合共約1.7萬方呎,其中約5,000方呎將不再續租,涉及地下G16、G17A及G18號舖,佔巨舖約3成樓面;市傳業主將舖位分拆出租,部分樓面已獲日本品牌珠寶租用。(星島)

其他:

1. 內地10月CPI按年升1.3%,較9月回落0.3個百分點,升幅降至5個月低位。(信報)

會德豐紅磡商廈 獲56億洽

會德豐地產旗下紅磡紅鸞道18號One HarbourGate 商廈,市傳獲財團出價洽購其中一座大樓,作價約56億元,呎價約1.6萬元。

據悉,One HarbourGate 分西座及東座兩座大樓,項目由興建階段已一直獲不同中資或外資機構及財團出價洽購。是次傳出獲洽的西座大樓,樓高約15層,總樓面約35萬方呎,以洽購價56億元計算,呎價約1.6萬元;而東座大樓總樓面則約20萬方呎。不過項目目前仍待批預售樓花同意書。

項目於今年初曾傳出由中國人壽出價90億元洽購整個項目,呎價約1.5萬元,但最終未有進一步消息。

10 Nov 2015

蘋果日報

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

羅素街8號全層 呎價2萬沽

羅素街8號全層 呎價2萬沽

【本報訊】同區樓上舖成交上,羅素街8號近期全層成交,呎價約2萬元。

去年曾撻訂 呎價跌41%

位處核心購物段的羅素街,零售氣氛理想,而銅鑼灣羅素街8號7樓全層,面積約4,718平方呎,上月以9,700萬元易手,呎價約2萬元,據悉,該層樓面去年至今曾撻訂,若與去年1.65億元成交價相比,呎價下跌41%。

同區乙廈買賣方面,位於伊榮街的欣榮商業大廈9月錄買賣,涉及2107室,面積約333平方呎,以約395萬元成交,呎價約11,862元。另上月謝斐道聯成商業中心1903室,面積約635平方呎,以約690萬元成交,呎價約10,866元。

租務方面,比鄰崇光百貨的東角中心上月錄租務,涉及2115室,面積約865平方呎,成交呎租約46元,另渣甸中心29樓全層,面積約2,223平方呎,成交呎租約40元。

美聯商業助理營業董事陳叔仲表示,銅鑼灣禮頓道33至35號第一商業大廈高層全層放售。單位面積約2,285平方呎,連租約出售,意向價約3,700萬元,呎價約1.6萬元。

陳叔仲指出,上址為大廈全幢唯一放盤,單位面向木球會及賽馬會。

10 Nov 2015

經濟日報

高力促成大刁 上環商廈6億沽

高力促成大刁 上環商廈6億沽

撰文:東尼
欄名:八通天

代理行努力做大刁,高力國際近日成功促成上環6億元大手成交。

早前招商局推出上環德輔道西9號10層商廈於市場標售,結果獲外資基金安祖高頓以逾6億元承接。據了解,交易成功由高力國際促成。該行早前獲宏安(01222)委託標售荃灣海濱廣場,有消息指已有財團出價逾8億元,雙方已近達成協議,若完成買賣,高力在一個月內便促成14億元成交,算是在2015年成功標尾會。

10 Nov 2015

經濟日報

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

每日新聞撮要 6/11/2015

每日新聞撮要 6/11/2015

1. 飛達集團就太子大南道23號及25號兩幢商住舊樓,提出強拍申請;集團早於2007年開始收購,現已持有大難街11及13號、15至17號,以及19至21號3項物業全數業權。(經濟)

2. 銅鑼灣駱克道521號地舖,面積約1,000方呎,剛獲利是封店以每月25萬承租,呎租約250元;舖位原由藥房以51萬承租,下跌51%。(經濟)

3. 舖王鄧成波拆售的大埔廣場地面停車場,全數共53個車位已全部沽清,每個介乎105萬至238萬,套現逾7,100萬;有買家一口氣斥逾1,480萬買入11個車位。(信報)

4. 中資律師樓承租中環交易廣場1期26樓全層,面積約1.2萬方呎,以每月約168萬租出,平均呎租約140元,屬市價水平。(經濟)

5. 培新持有的尖沙咀帝后廣場地庫,建築面積6,173方呎,剛以7,000萬沽出,呎價1.13萬;該舖已放租一年,最初意向價1億,未獲承接,最終減價出售。(信報)

6. 尖沙咀騏生商業中心兩高層連層,成交呎價約1.4萬,創該廈新高;上址每層面積約4,140方呎,合共約8,280方呎,平均每層作價約5,850萬。(星島)

7. 中環國近二期中低層全層,獲平安資產管理承租,面積約2.3萬方呎,市場估計每呎租金約150元,每月料涉資約345萬。(星島)

8. 屯門V city年內約有20個租客續租,租金增幅約一成半至兩成;該商場第三季業績符預期,人流量逾1,300萬人次,營業額超過5.3億,按年升約8%至12%。(星島)

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大額買賣轉旺 一太促成13億大刁

大額買賣轉旺 一太促成13億大刁

撰文:東尼
欄名:八通天

近日大額買賣轉旺,最威水當然是協助領展沽出4商場的一太,促成逾13億元大刁。

領展委託一太及戴德梁行進行標售商場,5項物業全數售出,合共涉17億元。埋單計數,一太表現較佳,促成其中4項物業,涉13億元,而戴德梁行算是不過不失,促成廣田商場4億元買賣。

投資市況淡靜一陣子,近日大額成交轉理想,如投資者以8億元購入荃灣百悅坊全幢商廈,則由中原工商舖促成。今年尚餘兩個月跑數,各代理必努力。

 

3 Nov 2015

經濟日報

招商局7.5億 沽上環兩商廈

招商局7.5億 沽上環兩商廈

【本報訊】大額買賣增,招商局以7.5億元,沽出上環德輔道西兩商廈項目,低意向價約20%。

多層樓面近8萬呎 低意向20%

早前招商局委託測量師行,標售上環德輔道西9號及德輔道西1號兩項目,上星期截標,據悉兩項物業成功售出,合共涉資約7.5億元,較業主意向價約9.3億元,低約20%。

較大額為上環德輔道西9號多層,以6.1億元易手,涉及物業18樓至22樓及27樓至29樓寫字樓,總面積約64,420平方呎,並連同7個車位,合共涉資約6.1億元,呎價約9,469元。消息指,新買家為外資基金,購入物業作長綫投資。

另一項物業為德輔道西1號5樓至10樓、12樓至17樓、19樓及27樓連頂層閣樓,共13層寫字樓。每層面積約1,088平方呎,總面積約14,653平方呎,成交價約1.4億元,呎價約1萬元,由本地投資者承接。

另美聯旺舖營業董事許諾謙表示,新蒲崗仁愛街48號地下A號,面積約900平方呎,以約1,900萬元承接,呎價約2.1萬元,上址現時獲西餐廳以約4.25萬元租用,租金回報約2.7厘。

3 Nov 2015

經濟日報

商廈首9月 註冊增46%

商廈首9月 註冊增46%

本年商廈交投增,加上新項目推出及拆售,刺激首9個月市場錄1,340宗商廈註冊,較去年同期919宗增加46%。

根據香港置業工商舖資料研究部數據顯示,除了首9個月商廈註冊增加46%外,同期註冊金額則按年上升30%,從去年首9個月約195.27億元攀升至約254.53億元。至於5大核心商業區交投量亦同樣走俏,今年首9個月共錄406宗商廈註冊,按年大增66%;此外,註冊金額約126.34億元,與去年水平相若。

金鐘成交量 按年激增3倍

按地區分析,金鐘區商廈註冊量升幅最大,共錄36宗登記,按年激增3倍;期內註冊金額約億元,按年急增約3.5倍;當中較矚目成交為統一中心33層全層登記個案,涉及價值約3.116億元。尖沙咀區共錄156宗註冊,不僅成為成交最活躍的地區,且成交量按年大增63%,升幅居次;期內註冊金額約25.41億元,按年急升62%;當中大手成交包括南洋中心2座低層全層易手,登記價值約1.3億元。

東九龍區共錄133宗登記,按年急增62%,增幅跟隨其後;不過,期內註冊金額卻僅64.65億元,按年倒跌32%,量值表現背馳。至於葵荃區錄得54宗登記,按年增加50%;期內註冊金額僅錄3.34億元,按年下跌14%。

至於中環區,首9個月共錄27宗註冊,按年增加23%;期內註冊金額約19.18億元,按年上升1倍;期內大手成交包括價值約5.09億元的環球大廈17樓全層、價值約4.8億元的皇后大道中九號33層全層登記個案。

港置商業董事翁鴻祥指出,受惠沙田安群街1號及3號、觀塘成業街10號、創業街15號、駿業街56號等項目推售刺激下,首9個月商廈註冊量已錄1,340宗,已超越去年全年1,320宗水平,表現不俗。同時,5大核心商業區交投亦因上述部分推售項目而受惠,因而推升成交量。惟近月股市表現反覆,外圍經濟未明朗,用家及投資者入市態度轉趨審慎,估計未來數月商廈交投步伐或會放緩。

3 Nov 2015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