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 星期四

去中環化 港島東甲廈成搬遷首選

去中環化 港島東甲廈成搬遷首選

去中環化 港島東甲廈成搬遷首選

 地產版 2020/11/20 

疫情下整體甲廈需求降,機構亦有節省租金開支需要。世邦魏理仕認為,料疫情後不少機構將加快「去中環化」,而港島東物業質素高加上社區成熟,將成搬遷熱門之選。

今年受環球疫情影響,整體甲廈需求急跌,各區空置率均有所上升。據世邦魏理仕資料顯示,目前中環空置率升至6.5%,而東九龍空置率高見15.5%,整體甲廈亦達9.8%,為近十多年新高。

搬遷涉大筆裝修費 短期不易獲批


世邦魏理仕大灣區及香港研究部主管陳錦平指,由於疫情衝擊不少跨國企業生意,令不少公司均需節省成本,而搬遷辦公室亦是方案之一。不過,他認為「去中環化」情況近一年有所放緩,「早年中環租金高見每呎130元,港島東商廈呎租約53元,搬遷可節省不少租金。但近一年中環租金跌至約100餘元,港島東保持有50餘元,租金差距收窄,降低搬遷興趣。」他指,搬遷涉及不少成本,故機構選擇暫按兵不動。他續稱:「搬遷要裝修新辦公室,現時裝修費每呎700至1,000元,攤分成3年租金,節省開支不多,此外,搬遷時亦要斥資為原本辦公室拆裝修,還原費亦不便宜,故此搬遷涉及一定成本,而在疫情下,總部不易批准,故寧願接受原業主減租續約。」

樓面大電力足 勝中區傳統商廈

陳錦平認為,疫情後機構料長遠考慮節省成本,而落實「去中環化」。他認為,除了租金較便宜外,其他因素亦令非核心區具吸引力,「物業質素亦很重要,中區甲廈普遍樓齡較舊,每層樓面約萬餘平方呎,而非核心區新商廈樓底較高,面積約2萬平方呎,適合機構整合業務。

此外,在5G年代,大廈機電配套很重要,新式大廈在規格上較高,故搬遷省租金成本外,大廈質素高亦足以吸引租客。2022至2023年,新供應達650萬平方呎,中環、西九龍、港島東及東九龍均有新供應,並以非核心區為主。」

在多個新商業區中,他最看好港島東。事實上,目前該區甲廈空置率僅約5.1%,為各區最低,「港島東優勢最大,鰂魚涌近年成功轉型,因有大業主太古 (01972) 在區內不斷作重建,打造成新商業區,不時在區內舉辦活動,令租客之間的歸屬感增強,商業氣氛濃烈,預計未來可吸引中環的跨國企業把總部遷入,而空置率料長期偏低。」

作者:梁建國

責任編輯:麥穎華

20 Nov 2020

經濟日報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投資者入市 1.16億購中環中心2單位「磁帶大王」沽貨 呎價2.9萬略低於意向

投資者入市 1.16億購中環中心2單位

「磁帶大王」沽貨 呎價2.9萬略低於意向

投資者入市 1.16億購中環中心2單位

「磁帶大王」沽貨 呎價2.9萬略低於意向

 地產版 2020/11/12 

整體投資氣氛轉好,加上有傳政府將對非住宅市場撤辣,加快投資者入市。消息指,投資者斥約1.16億元,連購中環中心兩單位,呎價約2.9萬元。

近日股市向好,投資氣氛有改善,甲廈亦相繼錄成交。中環中心錄得成交,涉及物業3909及3910室,面積分別約2,180及1,841平方呎,享山景,昨獲投資者承接,涉資約1.16億元,呎價約2.9萬元,略低於意向價。

據了解,該層樓面由「磁帶大王」陳秉志持有,把39樓分間成12個單位拆售,去年售出2伙後,因市況轉弱暫封盤,直至近日重推,並沽2個單位。據悉,該層樓面海景單位,業主意向呎價約4萬元起。

投資者入市 1.16億購中環中心2單位

「磁帶大王」沽貨 呎價2.9萬略低於意向

 地產版 2020/11/12 

整體投資氣氛轉好,加上有傳政府將對非住宅市場撤辣,加快投資者入市。消息指,投資者斥約1.16億元,連購中環中心兩單位,呎價約2.9萬元。

近日股市向好,投資氣氛有改善,甲廈亦相繼錄成交。中環中心錄得成交,涉及物業3909及3910室,面積分別約2,180及1,841平方呎,享山景,昨獲投資者承接,涉資約1.16億元,呎價約2.9萬元,略低於意向價。

據了解,該層樓面由「磁帶大王」陳秉志持有,把39樓分間成12個單位拆售,去年售出2伙後,因市況轉弱暫封盤,直至近日重推,並沽2個單位。據悉,該層樓面海景單位,業主意向呎價約4萬元起。

事實上,近兩星期甲廈投資氣氛稍改善,如金鐘海富中心連錄成交,其中1座32樓01室,面積5,568平方呎,望海景及政府總部景觀,以逾1.58億元售出,呎價約2.8萬元,由內地地產商承接。

另外,近日市場傳出政府或撤工商舖雙倍印花稅,消息帶動中細價物業買賣。盛滙商舖表示,以約2,880萬元沽出大坑銅鑼灣道168至174號百成唐樓地下C舖,面積約1,300平方呎,呎價約2.2萬元;舖位現由便利店以每月6萬元租用,回報率約2.5厘。

盛滙沽大坑舖 半年賺780萬

據悉,該基金於今年5月,以約2,100萬元購入舖位,持貨半年沽出,帳面獲利約780萬元。

市況略轉好,業主趁勢推盤。中原(工商舖)工商部高級分區營業董事黃國明表示,觀塘開源道50號利寶時中心中層全層,總面積約6,331平方呎,意向呎價約7,500元,涉及總樓價約4,748.25萬元。項目連租約形式出售,全層分間為8個單位。

作者:梁建國


12 Nov 2020


經濟日報





2020年11月9日 星期一

THE SHARP全層3280萬沽 7年蝕1460萬

【本報訊】樓上舖續錄蝕讓,銅鑼灣THE SHARP全層以3,280萬元售出,原業主持貨7年帳面蝕1,460萬元。

前漫畫家祁文傑接貨

土地註冊處顯示,銅鑼灣銀座式商廈THE SHARP 17樓全層單位成交,面積1,580平方呎,成交價3,280萬元,成交呎價20,759元。登記買家為馬可孛羅貿易有限公司,公司董事為祁文傑,為80年代著名漫畫家。

翻查資料,原業主為印度裔商人,於2013年以4,740萬元買入,持貨7年帳面勁蝕1,460萬元,蝕幅約3成。

事實上,疫情衝擊下舖位及租金大跌,而樓上舖跌幅更大,近期相繼錄得高峰期入市而現蝕讓個案。如比鄰THE SHARP的Oliv,同為樓上舖,早前錄得一宗蝕讓成交,涉及中層全層,面積約1,933平方呎,以約4,000萬元成交,呎價約2萬元。

原業主為投資者,2014年一手購入單位,涉資約7,152.1萬元,最終以約4,000萬元沽出。持貨6年轉手,大幅蝕約3,152萬元,蝕幅高見4成。

10 Nov 2020


經濟日報




太古城中心1座98億沽 基滙資本等承接屬過去1年最大手買賣 呎價約1.56萬

疫情緩和,投資氣氛略轉好。太古地產 (01972) 宣布,落實以約98.45億元售出太古城中心一座寫字樓,呎價約1.56萬元,由基滙資本等承接。以成交價計,為過去一年最大手物業買賣。

較早前,太古地產確認旗下太古城中心一座寫字樓全幢獲洽購,集團昨宣布,落實以98.45億元沽出項目。集團表示,很高興就出售太古城中心第一座辦公樓的全部權益達成協議,並透過出售部分非核心資產提供機遇讓資金流轉,以投資於核心市場的新項目,包括繼續推展太古坊重建計劃等。

租戶為金融機構及保險

城中心三座部分樓層、太古城中心四座及2019年成功收購英皇道625號後,交易會進一步壯大在港島東區的商業資產組合。施羅德基金旗下Schroder Pamfleet地產亞太區主管(非中國地區)李世文表示,太古城一座地理位置優越,物業管理完善,為香港長期向好的經濟前景提供一個投資機會。

今年大額投資 跌逾8成

疫情持續近一年,大額買賣非常淡靜。據高力國際數據顯示,今年市場上逾億元買賣不足70宗,暫錄320億元成交,較去年208宗及1,280億元成交大跌,若與2018年高峰期全年近2,000億元比較,今年大額投資大跌逾8成。

是次太古城中心以近百億成交,為近一年多最大額物業買賣。今年投資市場淡靜,惟隨着疫情緩和,加上資金充裕等,近兩星期投資氣氛略為好轉,市場亦錄大手買賣,如旭輝控股 (00884) 夥拍宏安地產 (01243) ,以約18.8億元購入北角英皇道101號商廈全幢及比鄰地盤,將發展住宅。


10 Nov 2020


經濟日報